1、夫妻中一方有精神病能离婚吗
夫妻中一方有精神病是可以离婚的。
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一方在夫妻一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需要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但在诉讼离婚中,需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由其代理诉讼。同时,要保障精神病一方的合法权益,譬如在财产分割等方面适合照顾。
若是间歇性精神患者,在精神正常期间起诉离婚,法院应依法受理。
总之,虽一方有精神病会增加离婚的复杂性,但法律为其离婚提供了渠道和保障。
2、夫妻中一方死亡遗产怎么样分配
夫妻一方死亡,第一要对夫妻一同财产进行分割。将夫妻一同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对于遗产,有遗嘱的,根据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没遗嘱的,根据法定继承。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包含配偶、子女、爸爸妈妈。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比如,夫妻一同财产价值100万,一方死亡后,先分出50万给配偶,剩余50万作为遗产。若有子女2人、爸爸妈妈健在,这50万由配偶、2个子女、爸爸妈妈5人平均分配,每个人可得10万。
但假如存在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一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3、夫妻中一方擅自卖房如何解决
若夫妻中一方擅自卖房,另一方权益可能受损。第一要确定房子产权归属,若为夫妻一同财产,一方单独处分行为效力待定。
依据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一般属一同共有。对于擅自卖房行为,另一方有权倡导该交易行为无效,但第三人若符合善意获得构成要件,则交易行为有效。善意获得需满足第三人不知情、支付合理对价、已办理产权过户登记等条件。
若另一方觉得该卖房行为侵犯其权益,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据具体状况判断房子交易合同效力,若合同无效,已过户房地产可需要恢复原状,未过户则停止履行合同。同时,擅自卖房一方应付另一方导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当探讨夫妻中一方有精神病能否离婚时,答案是可以离婚。不过,整个过程会相对复杂一些。譬如,在确定了可以离婚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若双方都想要抚养权,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原因,如哪方更有益于孩子成长、孩子自己意愿等进行断定。还有财产分割方面,虽然精神病病人可能没办法正常参与协商,但法律会在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首要条件下合理分配。若你对夫妻一方有精神病离结婚以后的有关法律事宜存在疑问,像抚养权争取方法或财产分割特殊规定等,别错过,快点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