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法典规定的离婚协议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离婚协议诉讼时效需分状况而定。若就履行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约发生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了解或应当了解权利遭到损害与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若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当自了解或者应当了解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不过,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超越诉讼时效起诉,他们提出时效抗辩,原告或许会丧失胜诉权。
2、民法典规定的离婚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离婚条件: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并就子女抚养、财产与债务处置等事情协商一致,签订书面离婚协议,一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诉讼离婚:夫妻一方需要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假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如重婚或者与别人同居、推行家庭暴力或者虐待、丢弃家庭成员等情形。离婚程序:协议离婚:申请→受理→冷静期(30天)→审察→登记(发证)。诉讼离婚:起诉→受理→审理→判决。一般先由法院调解,调解不成依法判决是不是准予离婚。
3、民法典规定的离婚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离婚诉讼时效分多种状况。一般而言,离婚案件中涉及财产分割等问题,若无欺诈、胁迫等情形,请求第三分割夫妻一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而对于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置的离婚案件,没新状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被告起诉则不受此限。另外,若是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当大家探讨民法典规定的离婚协议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时,需要明确其具体时效规定及有关影响。通常来讲,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等问题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但在某些特殊状况下,时效的计算方法会有所不同。譬如,假如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一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另一方发现后请求第三分割夫妻一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若你对离婚协议诉讼时效有关问题还有疑问,像怎么样准确计算时效起点,或者时效中断的具体情形等,欢迎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