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感染如何处置
医院内感染发生后,进行医疗事故判定。一旦判定结果显示感染是因为医院方面忽略了有关的预防手段或操作不当所致使,病人及其家属有权向医院提出索赔需要。
在处置医院内感染时,病人及其家属应维持冷静,积极与医院交流,并寻求专业医疗纠纷处置机构的帮忙,以便更科学、合理地进行维权。
2、医院感染处置的法律规定
找法网提醒,关于医院感染处置,国内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医院感染处置办法》是处置此类问题的要紧依据。该法规详细规定了医院在处置感染事件时应遵循的程序和责任。
1.其中,第三十二条规定了县级以上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责任。
2.第三十三条还列出了医疗机构可能面临的违规行为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类行为包含但不限于未打造或实行医院感染处置的规章规范、作业标准,未打造专门的感染处置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违反医疗器械、用具的消毒技术指标等。
对于存在这类违规行为的医疗机构,将由县级以上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医院感染违规的责任追究
对于医院感染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国内法律采取了严格的手段。
1.依据《医院感染处置办法》的有关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员工若违反规定,致使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或扩散,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责任追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行政责任,即对违规的医疗机构和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如警告、通报批评、降级或革职等;
民事责任,即病人及其家属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医院赔偿因感染事件导致的损失。
3.在实质操作中,责任追究的过程总是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