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犯不犯法?
依据《中国民法典》所确立的基本原则,自然人享有身体权。
身体权是自然人对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支配权,在不违反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的首要条件下,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是不是进行整容。
这体现了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遵循的自愿原则,即可以根据我们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比如,成年人决定通过隆鼻手术改变鼻部外观,这是其对自己身体权的合理行使。
但如果是未成年人进行整容,状况则较为复杂。
依据《民法典》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推行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赞同、追认。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推行民事法律行为。
所以,未成年人进行整容手术,一般需要法定代理人赞同并陪同,由于整容并不是与其年龄、智商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整容在法律上有规定吗?
在医疗监管范围,整容行为遭到严格规范。
卫生部颁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方法》明确指出,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与其他具备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办法对人的相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
从事医疗美容服务的机构,需要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拓展执业活动。
同时,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的职员也需获得相应的医疗美容从业资格。
这一规定旨在保障买家的生命健康安全,预防不拥有专业能力和医疗条件的机构与个人随便拓展整容业务。
除此之外,国内药品管理法规定,在中国境内上市的药品,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若整容过程中用的药品,如用于注射美容的肉毒毒素等,未经批准上市,那样有关机构和职员便涉嫌违法。
在医疗器械用方面,像一次性注射器这种用于整容操作的三类侵入式医疗器械,未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和个人不能用。
一旦违反这类规定,不只面临行政处罚,若因违规操作致使紧急后果,如导致买家身体伤害甚至死亡,涉事方还可能触犯刑法,构成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等有关罪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