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成年可以起诉离婚吗
未成年不能起诉离婚。法律规定,婚龄,男不能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能早于二十周岁,未达法定结婚年龄的婚姻无效。若一方为未成年人,其婚姻关系本身不被法律承认,没有“离婚”一说。
即便双方以夫妻名义一同生活,但只须未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就不构成婚姻关系,而是同居关系。在同居关系中,涉及财产分割或子女抚养纠纷的,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但这并不是离婚诉讼,而是针对同居期间有关权益争议的诉讼。总之,未成年不拥有通过起诉解除有效婚姻关系(即起诉离婚)的条件。
2、未成年可以选择离结婚以后的爸爸妈妈吗
未成年子女在爸爸妈妈离婚时,对跟随哪一方生活有肯定的表达建议的权利。
依据法律规定,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在爸爸妈妈离婚确定抚养权归属时,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这意味着八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可以表达想跟随爸爸或者妈妈生活的想法,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会将它作为要紧考量原因。而对于不满八周岁的子女,虽然法律没明确赋予表达意愿决定跟哪个生活的权利,但法院也会综合多方面原因,以最有益于未成年子女成长为原则来判决抚养权归属,包含爸爸妈妈双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条件等。
所以,肯定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在爸爸妈妈离婚时有表达自己选择跟随哪方生活的权利。
3、未成年可以去法院看庭审吗
未成年人原则上可以去法院看庭审,但有肯定限制条件。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一般允许公众旁听,未成年人在经过法院批准并在成年人陪同下一般可以进入法庭旁听。
不过,若案件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情形,包含未成年人在内的无关职员不能旁听。而且,即便是公开审理案件,若未成年人旁听可能影响庭审秩序或对其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法院也有权拒绝其旁听申请。假如未成年人是案件的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等具备法定参与庭审资格的身份,则不受上述旁听限制。
当探讨未成年能否起诉离婚时,除去明确未成年自己不可以起诉离婚外,还有有关联的要紧问题值得关注。譬如,未成年爸爸妈妈离结婚以后,抚养权的归属怎么样确定,这涉及到孩子的成长环境和身心健康。另外,离结婚以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支付标准及方法等问题也很重要。这类问题对于未成年及其家庭都有着深远影响。若你对未成年爸爸妈妈离婚有关事宜,如抚养权、抚养费等还有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助你理清其中的法律关系和应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