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放高利贷如何判刑
对于放高利贷的行为,一般不会被判刑。
1.在法律上,放高利贷被视为一种民事行为,而非刑事犯罪。民间借贷作为民事行为的一种,主要遭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与保护。
2.假如发生放高利贷的纠纷,一般会通过民事渠道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刑事审判。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放高利贷本身不构成犯罪,但在放高利贷过程中若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则可能触犯刑法,并需依法追究有关职员的刑事责任。
因此,放高利贷的行为本身不会致使判刑,但需警惕其他可能触犯的法律规定。
2、放高利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法律快车提醒,放高利贷的法律依据主要源自《民法典》。
1.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能超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越这一标准的,应被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2.高利贷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并需遭到严厉打击。虽然刑法中没直接关于高利贷的罪名,但在放高利贷过程中若触犯其他刑法规定,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则需依法追究有关职员的刑事责任。
因此,在处置放高利贷问题时,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断定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