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十一国庆节前夕,象山的刘女性走进了当地法院,需要和老公王某解除婚约关系。法院非常快就受理了这起离婚案。但就在法官为双方进行财产分割时,老公王某却忽然带来了7个陌生人,个个手里都拿着借条。王某说,自己欠了45万元的债,既然要离婚,这笔债理应由夫妻双方一同承担。
看着一张张白纸黑字的借条上写着老公的名字,刘女性懵了:“家哪儿欠了这么多钱啊?”
(一)
刘女性是象山当地人,在企业打工,老公王某种些花草,开了家花店,两人育有一子。
9月27日那天,刘女性正式向法院提出离婚请求。双方都说没了感情,调解无效后,离婚进入司法程序。十一国庆节前,象山县法院正式开庭审理这起离婚案。
刘女性告诉法官,家有10万元的债务,法院可以对此进行分割,自己想承担一部分。就在这个时候,老公王某跳出来讲:“家的债务远不止这类的,我一个人出面借的债就有45万元,这类都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也应该拿来一同分担,我有证人的。”于是,7个拿着借条的陌生人,来到法庭上作证。
七个人的借条一一递交到了法官手里,最多的一张借条金额高达11万元,少的也有三四万元,上面有王某的亲笔签名。
王某讲解说,自己以前借钱买了些钱币,目前都贬值了,开花店种花草也欠了不少钱。“不可能,如何可能?”刘女性完全不相信老公王某的话,“大家结婚十几年,我一点都不了解欠了这么多钱埃”
法官发现事情有点蹊跷。
(二)
七人中,有四人是同一个事业单位的员工,法官当即询问他们的收入状况。得到的回答是,“好的时候,月薪两三千吧。”月薪只有两三千的事业单位员工如何会有十多万的资金出借?这是疑点之一。
法官随即又询问四人与王某什么关系,为什么肯借这么多钱给王某。“以前吃饭时认识的,感觉他老实,就借给他了。”其中一人回答说。如此简单的关系就会出借10多万元给王某?法官第三表示怀疑。
据悉,另三人是王某同村子的村民,其中还有一个是王某的表舅。这也让刘女性非常奇怪,“表舅借了钱,如何也从来没跟我说过?”
随后,主审法官当即表示休庭,等调查了解后继续开庭。
(三)
一块普通的离婚案,由于7个证人的出现变得复杂起来。国庆后第一天上班,象山县法院就找到了其中四位所在的单位知道状况,由单位领导找四人谈话。状况非常快反馈到了法院———果然,这笔债务都是王某虚构的,王某为了让老婆多分一些债务,就想出了这个方法。 “本来以为作作证就没事了,朋友帮帮忙而已。”四位携带巨额借条的证人老老实实承认了,“这个黄金周,大家过得也非常难受,就担忧被查出来。”随后,另外三名证人也承认了是为王某作假证。
伪造证人的王某立即被法院推行了司法拘留。对于作伪证的七人,象山县法院昨天也作出处罚决定,其中三人出具书面悔过书,另四人交由单位处置。
引使用方法条
中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