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民法典》,该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推行。国内民法典的编纂,于1954年初次启动,历经1954、1962、1979、2001年四次拟定,历时66年终告完成。
1、民法典的理解
1、民法典的地位
(1)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注意,是“新中国”而不是“中国”!国内在清朝和民国时期也曾依据当时的社会状况颁布过法典,不过因为时局问题未能加以贯彻推行。可见,民法典的落实,需要有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
(2)新中国截至现在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
(3)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跟人民的生活息息有关就对了)
(4)民法典的颁布,意味着中国的民法体系已经成熟(划重点!!!)
2、民法典的构成
在讲民法典之前,先来给大伙科普下国内法律的基本结构。国内的根本大法是宪法,宪法是国内其他所有法律的基础。在宪法之下,有宪法有关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行政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部法律。而民法典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更不是新的法律,它是民事法律的集合体。通俗来讲,就是以上七部法律中有关民生、跟人民生活息息有关的法律,提取出来,在经过一系列编订、纂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有漏洞的健全,不合时宜的去除,形成的一个合集。
3、民法典管辖范围
民法典管辖范围非常广,可以给予大家从胎儿到墓地的保障,但不是所有些案件都归民法典管。民法典主要管辖民事案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父母里短、世间百态。而像杀人打劫强奸之类,属刑事案件,依然归刑法管。需要强调,民法典和刑法都以宪法为基础。
2、民法典的用法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分为七编和附则,共84章、1260条,是迄今为止国内条文数最多的一部法律。它不只在国内法治进程中具备划年代的历史意义,而且真的照顾到大家平时生活的很多方面。
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从婚姻家庭到生产生活,从物权、继承,到合同、侵权责任……可谓包罗社会万象,与每一个人息息有关。
以上是关于“民法典理解与用认识”的有关信息,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常识请关注好律师网民事诉讼法律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