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肇事逃逸在交通事故中如何概念
肇事逃逸在交通事故中一般是指机动车辆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这种行为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没办法确定,其根本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
肇事逃逸不只紧急损害了受害者的权益,也使得事故责任很难追溯,给交通事故的处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法律快车提醒,对于这种行为,法律有着严格的处罚规定,旨在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交通秩序和社会公正。
2、交通肇事罪怎么样认定处罚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主要基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因此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1.若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如酒驾、无驾驶资格驾驶等,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更为紧急的是,若因逃逸致人死亡,将遭到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处罚。
2.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并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且具备特定情形之一的(如酒驾、无牌证驾驶等),也将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这类规定旨在严厉打击交通肇事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肇事逃逸有关法律条文
以下是关于肇事逃逸的有关法律条文,主要引用自《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