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如何处罚法律规定
酒驾,其处罚手段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具体处罚手段如下:
1.对于初次酒驾的行为,将暂扣驾照6个月,并处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这一规定旨在警示驾驶者,即便少量饮酒也不能开车。
2.若此前已因酒后驾驶被处罚过,第三酒驾的,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处十日以下拘留,罚款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并吊销驾照。
3.对于酒驾营运汽车的,处罚更为严苛,将处15日拘留,罚款5000元,吊销驾照,且5年内不能重新获得驾照。
2、醉驾怎么样处罚
醉驾的处罚相较于酒驾更为严厉。
1.醉驾者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并吊销驾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在5年内不能重新获得驾照。
2.若醉驾的是营运汽车,同样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驾照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禁止重新获得驾照的期限为10年。且重新获得驾照后,也不能再驾驶营运汽车。
3.若酒后或醉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驾照,终生不能重新获得驾照。
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的法律规定差异
找法网提醒你,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在法律上的规定存在显著差异。
1.从概念上来看。
酒后驾驶一般指的是驾驶者体内酒精含量较低,尚未达到醉酒状况的状况;
醉酒驾驶则是指驾驶者体内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越肯定标准,即醉酒状况。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的有关规定,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即是醉驾,将遭到刑法的处罚。
2.在处罚力度上,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也存在明显不同。
酒后驾驶主要遭到的是交通行政方面的处罚,如暂扣或吊销驾照、罚款与行政拘留等;
醉酒驾驶则不只会遭到交通行政方面的处罚,还将面临刑法的追究,包含拘役、罚金等刑罚。醉酒驾驶者在重新获得驾照方面也遭到更严格的限制。
综上所述,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在法律规定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体现了法律对于不同风险程度的交通违法行为所采取的不同处罚手段,因此,驾驶者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切勿酒后或醉酒后驾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