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管全方位取消编制是不是真的?提到城管,相信大伙都不会陌生,城管即城市管理执法员,负责本市城管监察行政执法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组织调度工作。城管是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职业,时常在新闻中看到城管与商贩发生冲突的报道,给人一种城管入职门槛不高和临时工的感觉,其实城管算是事业单位编制职员,但其中也是有临时工的。至于薪资,每一个地方都是不同的。1、二线大城市的城管一定薪资高于3、四线城市的城管,那样2020年城管编制改革后有什么变化?人编怎么样设置?
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之后,城管部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目前两个方面:
一是城管局机关的改革。城管局做为行政执法部门,也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种是市辖区及设区的市,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为行政部门,占用党政机构个数之一。作为行政部门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用行政编制,机关干部为公务员身份。各市区的行政机构个数和行政编制总数极为有限,新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其行政编制数基本上设置在30个左右,这对于市辖区及设区的市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职能的发挥,与巨大的工作量、广大的执法地区范围、庞大的执法对象、复杂的执法形势而言,无疑于杯水车薪。行政执法机构改革需要,执法职员需要是公务员或者参公职员,还需要要有相应的执法资格,临时职员和辅助职员不可以直接参与执法工作。因此,局机关的公务员只能做为管理职员出现,下设若干个执法大队是刻不容缓。而执法局的职责,除管理与执法外,也将大幅度向公益服务转换,原机构内很多的工勤辅助职员,与新旧聘用合同工、劳务派遣工,将承担很多的服务工作,代替原来承担的辅助执法及外包执法行为。
另一种是县一级成立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为事业机构,不占用党政机构个数,未参与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局机关职员用的是事业编制,参公管理。这些城管执法局,其机构改革在新一轮党政机构之前就已经完成。而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后,并未列入当地党政机构个数,因此也不可能成为行政部门。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需要,不允许成立“事业局”,因此这种执法局在事业单位改革结束后,也不可以再称为“局”,只能是执法大队之类的称呼。除农业农村等五范围执法机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以外,其他行业范围的执法机构改革,包含城管综合执法改革,有望于今年年底前结束,总的原则是不改变事业单位属性,以“局队合一”为主,实行参公管理,执法职员的需要,也需要是参公身份,也要有相应的资质。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的两种机构改革模式,只不过机构属性和编制、职员身份等方面有差别,但承担的职能,和职能转换的方向相同,职员配备模式相同,执法需要相同。
二是城管局下属事业单位的改革。这主如果指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三个机构,原来都称为“管理局”,譬如市政设施管理局、园林绿化局等,也都是事业单位。只不过财政供给形式有差别,有些全额供给,有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这三个机构被划分为生产经营类,将改企经营。已经于2018年7月底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任务的辽宁,这三个机构已经完全改企,其他省市的改革工作,也将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这三个机构原来承担的管理职能,将由住建局及下属事业单位承担;其承担的服务职能,将全方位推向市场,由“政府购买服务”代替。原员工依据“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进行分流,部分连人带编划转到住建局下属单位,部分随企改制,用的自收自支类编制,也将全方位取消,不再用。
以上是关于“2020年城管编制改革后有什么变化?人编怎么样设置?”的有关信息,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常识请关注好律师网行政规范法律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