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贷款合同签了可以终止吗
贷款合同一旦签订并生效,一般是不可以随便终止的。
1.在特定情境下,即出现法律规定的可撤销情形时,一方当事人是有权请求撤销合同的。
2.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撤销合同与取消合同在法律上是有所不同的。
撤销合同是基于法律的规定,因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使得合同失去了原有些法律效力;
而取消合同则更多是指双方协商一致提前结束合同的履行。
因此,贷款合同生效后,除非满足法律规定的撤销条件,不然不可以随便终止。
2、贷款合同可撤销的情形
法律快车提醒,贷款合同可撤销的情形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欺诈:一方以欺诈方法,使他们在违背真实意思的状况下签订的贷款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
2.胁迫: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方法,迫使他们在违背真实意思的状况下签订的贷款合同,受胁迫方同样有权请求撤销。
3.重大误解:基于重大误解而推行的贷款合同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撤销。这里的重大误解是指对合同的主要内容认识错误,如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重点条约存在误解。
4.显失公平:一方借助他们处于危困状况、缺少判断能力等情形,导致贷款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也有权请求撤销。
应该注意的是,撤销权的行使需要依法进行,即受欺诈、胁迫或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的当事人需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撤销合同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