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银行界,一场裁员风暴已经到来。近日从中国银行传来的消息是,预计该行将在今年9月份中会有一场大的裁员行动,资产保全部将是机构整理中被撤并的对象,估计将遣散70%-80%的职员。
届时40—45岁以上职员受影响较大。大学毕业做了几年的人可能流向其他部门。
水线
除中-行外,建-行、工-行、农-行也在推进人事改革。从中国建设银行得到的消息是,到现在为止,该行已经将24万人裁到了17万人;而工-行在全国已经撤掉了近2万个网点,将来亏损的网点还要继续撤。据笔者知道,工-行一年多的时间内全国减员人数就达到7万多。
一家银行人事部门的人士透露,银行精简职员的区域多是一些效益较低、网点过密的外地机构;从职员构成来看,主如果学历低、年龄大的职工。而减员多使用一次性买断工龄,或者提前退休的方法。另外,部分银行还开始大胆尝试网点柜面职员多为聘用的机制,一年一聘,不合格立即辞退。可以一定,银行业不再是摔不烂的“金饭碗”。
作为银行而言,改革不只裁员那样简单,首当其冲的是需要考虑职员的出路。对于职员安置的问题,第一要做结构调整,削减中线和后线的职员,把他们移到前线为顾客服务。由于银行业的进步日新月异,目前的商品还很有限,很多的银行新品等待着去开发和处置。同时,目前银行可以代理保险、证券、基金,这类都需要更多的职员去做。因此,做人事改革策略中,无论是留岗的,还是被裁的,针对不一样的职员,进行有关的培训是必要的;对于内退、病退、闲置和待业职员退出、违章违纪违法职员退出需要不同对待。
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的同时,还要重视抓好职员新观念和新文化的培育,使其思想观念跟进,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机制。在改革中要大胆启用新人,让新事业由新人来干,必要时果断撤换思想观念顽固不化、屡教不改的职员,特别是中层干部,如此就会降低改革的阻力,增强改革的活力和动力。
当然,银行裁员一定有其自己的原因。剖析起来,不外乎两点。其一是外部环境使然,伴随大限迫近,中国政府及银行业监管机构将严格履行银行业的市场开放义务。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对国内银行业的角逐重压和勉励效应也逐步显现出来。“而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资产水平、资本金与盈利能力、革新能力“方面的差距。显然,伴随国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业5年过渡期的临近,外资银行届时将享受国民待遇,留给国有银行改革的时间已经不多。加上外资银行诱惑的待遇,用人的机制,爱人的环境,让各路朝三暮四者想入非非,假如国内金融界对此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还有,虽然四大银行对人事改革已经下了大力气,但与**全球3万左右的职员相比,动辄三四十万职员的国有四大银行机构还是”相当庞大“。其二是国内金融机构角逐的需要。据悉,现在四大银行全都提出了上市计划,其中”走在前列“的建-行要”力争在年内上市“。依据”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国务院的批示是对上市策略要”继续研究“。此间,专家觉得银行改革应当在法人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等核心层面上加强改革力度,而人事改革显然是整体改革中的重点一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