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后没住院能不能做工伤鉴别
1.工伤后未住院也能做工伤鉴别。工伤鉴别主要依据职工工伤致使的身体损伤,并不是是不是住院。
2.申请工伤鉴别,第一要由用人单位或职工一方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之后,在伤情相对稳定且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时,可向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别。
3.对于未住院的状况,有关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能证明工伤及伤情的材料,可作为鉴别依据。只须符合鉴别条件,即使不住院,也不影响通过工伤鉴别确定伤残等级等状况。
建议:职工应准时采集能证明工伤及伤情的材料,用人单位要积极帮助职工完成工伤认定和鉴别申请步骤,保障职工权益。
2、未住院的工伤情形能否进行劳动能力鉴别
未住院的工伤情形能进行劳动能力鉴别。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就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别,并未将鉴别条件局限于是不是住院。
只须符合鉴别条件,工伤职工或其用人单位可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别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如诊断证明、检查检验报告等,这类材料能证明工伤及伤情情况。
所以,即便未住院,只须工伤职工的伤情经治疗稳定且可能对劳动能力有影响,就可按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别。
3、未住院状况下工伤鉴别申请是不是被受理
未住院状况下工伤鉴别申请一般会被受理。
工伤认定主要看是不是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情形,即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合内,因工作缘由遭到事故伤害等。申请工伤认定所需材料中,并不以住院作为必要条件。一般需提交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等。
而劳动能力鉴别,是在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时进行。即使未住院,只须经治疗后符合上述状况,也能申请。不过,申请时要提供完整的医疗资料,如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以便鉴别机构准确评估劳动能力受损程度。
当探讨工伤后没住院能不能做工伤鉴别时,其实还有一些有关要素值得一看。即使没住院,若经医疗机构诊断有工伤有关损伤,一般也是能做工伤鉴别的。不过,后续可能涉及到工伤赔偿的具体金额问题。赔偿金额和工伤鉴别的等级密切有关,而鉴别等级又依靠于受伤的具体状况和恢复情况等原因。另外,在申请工伤鉴别过程中,资料的筹备是不是齐全也很重要。假如你对工伤后没住院做鉴别的步骤、赔偿标准等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